不良资产处置作为新的蓝海,正吸引着地方“坏账银行”迎来设立潮。
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563亿元,而不良资产供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稳定攀升。当前正逢金融业的“强监管”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银监会的多个文件都将防范不良贷款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这些令银行大为头疼的不良资产,在“坏账银行”—资产管理公司(AMC)眼中却是“放错位置的财富”。在市场需求、政策的松绑效应和各地政府的推动之下,地方资管公司迎来一波设立高峰。面对万亿级的市场,对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竞争也是趋于白热化。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内地所有省份都已成立自己的地方AMC,其中江苏、上海等13个省市都已经有两家地方AMC,广东、浙江、福建等5个省份则有3个地方AMC。截至10月16日,地方AMC注册成立家数达43家,包括15家正在筹建的,地方AMC将达58家,加上原有四大AMC,AMC总量将突破60家。
不良资产业务备受青睐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已公布数据的15个地方银监局的数据显示,在整体银行业资产质量有所改善的情况下,仍有超过半数地区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高于整体平均水平。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多次强调AMC要回归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加大力度和资源提升传统的不良资产业务在集团总业务的占比。
早在2012年,监管层已开始推动地方成立资产管理公司。2013年,银监会发布《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原则上只可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参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批量收购、处置业务。2014年7月,银监会批复了首批可在本省(市)范围内开展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业务的地方AMC,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广东5个省市一马当先。
此后,市场基本形成“四大AMC+地方省级AMC”的“坏账银行”格局。不过,彼时的地方AMC相较四大AMC有个明显劣势,即地方AMC的不良资产不能转让,“只进不出”。2016年10月,银监会取消了对地方AMC收购不良资产不得对外转让的限制,允许有意愿的省市增设AMC。随后,各地掀起了设立AMC的高潮。
国内AMC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收购、管理、处置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江苏一位地市级AMC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正在申请的、准备申请AMC牌照的地市还有不少,各路资本也很看重AMC牌照,这些地方AMC都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不良资产的收购与处置。”
从目前的地方AMC股东结构看,地方国资多为主导方,包括地方财政、地方国企、地方金控集团等,甚至有不少是由地方国资全资持股,同时,也有民资股东、上市公司股东、四大AMC及传统金融机构的身影。
此外,传统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正积极参与发起设立地方AMC。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信达参与发起设立了安徽省中安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甘肃金控和盛达集团等共同组建了甘肃长达AMC,其中,中国长城资产持股25%。此外,中国东方入股宁波AMC。中国华融参与组建华融昆仑资产管理公司、华融晋商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也与安徽、苏州合作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AMC设立潮后或在未来迎来上市潮。目前,四大AMC中的中国信达和中国华融已完成在H股上市,另外两家尚未上市的中国东方和中国长城正在进行“引战”工作。一些地方AMC也正积极准备上市事宜,安徽国厚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启动改制上市程序,目前正在确定保荐机构最终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