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99号保利文化广场B座15楼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融资租赁集“融资与融物”于一体,被认为是与实体经济联系最密切的金融工具之一。充分发挥融资租赁的优势,促进中国制造与融资租赁交融互促、比翼齐飞,不但有助于促进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更有助于实现迈向制造强国的历史目标。
过去10年融资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租赁公司的影响力得以大幅度提升。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开业69家金融租赁公司,行业资产总额2.8万亿元。在众多金融业态中,租赁已经成为重要的一极。
中国制造+融资租赁“走出去”的现状
2015年,国务院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
“走出去”离不开金融工具的支持,而融资租赁能使制造企业在更新换代设备时,无需大量资金就能迅速获得资产。此外,融资租赁较银行贷款门槛要求相对更低,形式更灵活,期限较宽。因此,融资租赁与制造产业结合,是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极佳选择。
近年来,部分租赁企业依托中国制造产业的全球化运营和服务网络,构建了“装备+金融”的“走出去”模式。但客观来看,“中国制造+融资租赁”“走出去”仍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从制造业来看,一是虽然国内制造企业积极落实“走出去”战略,但适应国际规则和高效使用资金等能力尚待提升。目前,制造企业主要选择对外销售产品和境外建厂等传统手段,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运用还非常不充分。二是中国制造质量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还有差距。在我国巨大的制造业规模背后,由于长期处于低附加值加工领域,一些制造业的技术、品质、工艺等相对落后,部分产能过剩,“大而不强”。
而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取得快速发展后,增速逐渐趋缓,市场渗透率仍然不高,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租赁企业专业化服务能力、国际化经营水平还有待提升,跨境租赁人才不足、经验缺乏、配套管理薄弱等问题较为普遍。
中国制造+融资租赁“走出去”迎战略机遇期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等为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寻找到了新的战略依托。乘此东风,融资租赁护航中国制造业,助力优势产能“走出去”将得以进入加速期。
截至2018年6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实施,我国制造业“走出去”迎来了一次历史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旺盛,租赁企业可将“一带一路”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项目建设与设备租赁结合起来,实现“工程”带“设备”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
随着国家导向型政策的持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拉动固定资产投资需求,这也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营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成为推动新一轮全球金融和产业协同发展的中坚力量。
融资租赁服务中国制造 “走出去”大有可为
近年来,一批具有产业背景的金融租赁公司正在崛起,这类机构在融资、设计、施工、运营、维管、设备制造等全产业链内促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更是展现出独特优势。以中铁建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金租)为例,其“以租促揽”“以租带建”等特色已逐步显现。
中国铁建是全球500强企业、是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 同时,也是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内国际领先的施工装备制造商,其海外业务遍及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中铁金租成立以来,依托中国铁建和各方股东的品牌、渠道、网络及技术优势,构建具有股东产业背景特色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和发展模式;坚持“以融助产、服务实体、以产促租、产融结合”的总体思路;发挥“以租促揽、以租带建、以租助收、以租促销、以租代购”等业务功能,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一方面将大型养路机械、盾构装备、轨道交通设备等,以融资租赁方式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另一方面,通过“以租带建”“以租促揽”“以租助收”,以定制化的金融方案全面满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资金需求和“走出去”的国家工程建设及装备采购需求,促进各方合作共赢,力求为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打开广阔空间。
目前,在“中国制造+融资租赁”“走出去”方面,租赁企业间加强合作,加强多领域互动,共同打造国际化经营能力,积极推进合作租赁,加快推动行业发展与共赢。同时,融资租赁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建议今后在相关政策、制度制定上,能够给予更充分的支持和帮助;在监管指导、机构设置及工商注册、人才引进、产品通关、外汇结算、税务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更大的优惠,切实营造良好的“走出去”环境,使得中国制造“走出去”能更加顺畅的进行。
特别声明:本网络平台所发布文章,除标注「原创」外均转载自各大媒体平台,如转载时标注作者及出处,我方会一并载入,如没有特别注明,我方会默认为网络转载,如原作者见到后,认为不妥,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