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99号保利文化广场B座15楼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77号创客星2层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86 027 87278008
传真:+86 027 87115323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主页 > 新闻动态 > 政策解读 >

黑土地孕育“绿”生机

2023-12-20 10:47

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绿色农业发展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起步晚、时间短,绿色农业发展仍落后于主要农业大国,亟需大量资金支持加快绿色农业发展进程。本期《理论研究》特约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课题组分享他们开展的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成果。

 
调研显示,当前绿色农业经济效益不足制约种植主体转型意愿、绿色农业项目缺乏信贷准入标准、信贷周期与绿色农业发展难以匹配等现状值得关注,建议延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提升绿色农业产品价值、提升政策性金融引导作用、明确信贷支持绿色农业项目条件等措施,切实提升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力度,助力实现农业增产、减排、高效的绿色转型。
 

绿色农业的内涵外延

 
 
2016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农业绿色发展”一词,我国正式开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设工作。201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门研究制定《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现代种业、绿色有机农业等11项产业纳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范围,在2023年新版的征求意见稿中增至14项(见表1)。
 
表1: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版与2023版生态农业对比
 
生态农业(2019版)
生态农林牧渔业(2023版征求意见稿)
现代农业种业及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
现代化育种育苗
绿色有机农业
种质资源保护
农作物种植保护地、保护区建设和运营
绿色农业生产
森林资源培育产业
绿色、有机认证农业
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
农作物种植保护地、保护区建设和运营
碳汇林、植树种草及林木种苗花卉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林业基因资源保护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绿色畜牧业
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畜牧业
绿色渔业
森林资源培育
森林游憩和康养产业
林业基因资源保护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林下种养殖和林下采集
森林游憩和康养
绿色畜牧业
绿色渔业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绿色农业的概念是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先进农业装备和发展理念,兼顾“减少碳排放、增加粮食产量、实现乡村振兴”三大目标原则,取得单一或多重效益的农业生产体系。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历程

 
 
(一)我国农业碳排放情况


 

图1 2014年我国碳排放领域构成
 

图2 2014年我国农业碳排放领域构成
 
世界资源研究所更新了202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仍为123亿吨CO2e,其中农业部门排放6.5亿吨CO2e,占我国总排放量的5.1%,较2014年占比下降1.6%,低于全球7.6个百分点,占全球农业碳排放的11.1%。整体来看,虽然我国农业碳排放在全球范围内占比仍然较高,但农业碳排放占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单位农业GDP碳排放量及人均农业人口碳排放量均低于美国(见表2),我国农业排放已属于典型的生存排放,农业进一步减碳需要更多的战略规划和技术支持。
 
表2:2014年中美两国农业碳排放对比
 
名称
中国
美国
人口(亿人)
13.77
3.18
GDP(万亿元)
64.36
107.13
人均GDP(万元)
4.67
33.63
农业GDP(万亿元)
5.83
1.25
纯农业人口(亿人)
7.00
0.06
农业GDP占比(%)
4.10
1.17
人均碳排放量(吨CO2e/人)
8.93
21.54
碳排放量(亿吨CO2e)
123.01
68.50
农业碳排放(亿吨CO2e)
8.28
6.99
农业碳排放占比(%)
6.70
10.21
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吨CO2e/万元)
1.91
0.64
单位农业GDP碳排放强度(吨CO2e/万元)
1.42
5.58
人均农业人口碳排放量(吨CO2e/人)
0.96
170.17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和美国农业部网站。
 
(二)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政策体系及成效
 
我国政府对绿色农业发展一直高度重视,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实际需求,陆续出台了在保证粮食安全和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实现减排固碳的政策措施,为绿色农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强化农业种植领域的减排固碳。
 
二是完善畜牧业减污降碳政策体系。
 
三是开展草原固碳增汇系统性建设。
 
在持续政策引导下,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已初步建立了农业农村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政策和技术体系。
 

国内外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一)黑龙江省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实践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在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方面开展了多项实践探索。一是引导金融支持绿色农业由单一的生产种植端拓展至全产业链条。二是建立银行与绿色农业项目对接机制。三是畅通金融机构与绿色农业主体信息沟通渠道。

 
(二)国外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一是政府与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开展混合融资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政策性指导信贷资金定向支持低碳农业发展。
 
三是探索使用碳汇偿还信贷资金模式。
 
四是政策性担保支持绿色农业发展。
 
五是金融科技强化农业数字金融平台。
 

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绿色农业信贷需求需要提升农业生产主体绿色转型意愿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当前我国农业仍处于“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的发展阶段,农业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远低于欧美50年至70年的缓冲时间,短期内难以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低排放”的发展范式,我国绿色农业的经济产出效益不足问题凸显。
 
(二)信贷服务与绿色农业发展需求匹配度还需强化
 
农业系统的技术革新和低碳转型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当前我国支持农业信贷资金多以短期信贷资金为主,无法满足绿色农业发展的周期需求。绿色农业发展需要各类资本的广泛介入,基于财政性、开发性、商业性等各类资金的风险、收益特点,创新金融支持方案。
 
(三)绿色农业碳汇功能开发力度有待提高
 
当前农业碳汇工作刚刚起步,市场化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种植环节碳减排的正外部性很难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对策建议

 
(一)提升绿色农业经济效益,激发农业生产主体绿色转型信贷需求
 
一是建立完备的绿色农业全产业链。
 
二是政策引导绿色农产品区别于其他农产品。
 
三是强化数字科技在绿色农业领域运用。
 
四是扩大绿色农产品下游需求。
 
(二)完善金融支持绿色农业的政策体系
 
一是强化国际机构合作,丰富农业绿色低碳项目融资渠道。
 
二是银行机构应主动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和研发力度,因地制宜地推出绿色农业系列信贷产品。
 
三是细化绿色农业项目事前管理体系,明确信贷资金准入条件。
 
四是建立省级或市级专项担保基金、“三农”、中小企业绿色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绿色发展。
 
(三)加快绿色农业碳汇体系建设
 
一是通过加强财政扶持、补贴减免等政策手段,有效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更多的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积极推动农业碳汇发展。
 
二是加强对农业碳汇产品价值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公众对农业碳汇的认知度和重视度。
 
三是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和支持我国碳交易市场和水权交易市场建设。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特别声明:本网站所发布文章,除标注「原创」外均转载自各大媒体平台,如转载时标注作者及出处,我方会一并载入,如没有特别注明,我方会默认为网络
                   
转载,如原作者见到后,认为不妥,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ICP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3011256号 COPYRIGHT ©2010-2018 中信逸百年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88号